创业过程中,大家都遇到过哪些坑?
这个因为大家创业之后经历不同,所以各种坑都有可能遇到。我分享的是加盟这一块的情况,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避免被雷。
13年到15年这三年我们加盟烘焙行业,在县城的十字路口位置开了一家加盟的烘焙店铺。具体的经历就不去细说,主要说说从小白到具体的行业的痛点。
第一坑:就是加盟费,大家收的加盟费用都不同,从几万到几十万的都有,负责培训大家学会西点,面包,蛋糕,水吧,甜点等等。一般都是说总部技术师傅支持,还有店铺开业之后的美好前景。但是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容易。从店铺装修,到后续的物料,材料采购都需要比较多的人去维护和经营。不是请两个师傅过来就能解决的。往往越往后经营越困难,最后只能关店收场。
第二坑:房租水电,为了让大家有更加好的体验,室内基本从展示柜到空调日常都要开起来。而房东看店铺日常经营还维持得了,往往就要按年涨房租,否则就不租给你。这样的话就导致一个结果,要么关店走人,要么就继续接受房东的涨租要求。
第三坑:一旦创业,自己就不是自由人,节日里都要加班做货。特别是一些KTV晚上12点1点多还有人订蛋糕。大过年初一也有人订蛋糕。中秋节加班做月饼,这个行业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不是说吃点苦就能赚到钱的。如果你是超人,估计可以试试。
第四坑:同行竞争。因为店铺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之后我们所在的周围出现了四家蛋糕店。真正面临的就是一个四面楚歌,难以为继。
所以这些算是血与火的教训,创业看着很美丽,都是靠硬扛才能维持下去。开店过程中我们也有联系之前一起加盟的朋友,几十个人过去培训开店的,过了两年之后基本不剩几家了,都是黯然收场。
每个行业都有各种坑,正常情况下都是需要各个方面的资源配合才能规避。如果是小白还是安心上班比较合适。
来说说创业的坑有哪些?
创业途中其实有很多坑,如果要列举出来的话,一般有这些坑,你需要了解下: 1.任何不赚钱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有很多创业者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概念,作为融资的噱头,不惜把自己一些很赚钱的项目砍掉,虽然融到了大笔的钱,却失去了自身的造血能力,终究难逃因烧钱而死。 创业根本的目的是让项目盈利,而不是制造数据让创业者虚胖。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总讲数据,就是因为他没有利润,那就只能用数据来表示他很成功。真正好的创业者应该是把市场做好、利润做好,毕竟不赚钱的商业模式都难以持久。 2.不是所有的“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在如今这个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遍地开花的时代,创业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不是每一个创业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孵化器划分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按照运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政府主导型孵化器、事业企业型孵化器和企业型孵化器。虽然很多创业孵化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关注方向,但随着数量不断增多,孵化器模式也逐渐趋同,创业者也成为孵化器激烈竞争的对象,有媒体调侃道:孵化器太多,创业者不够用了! 3.创业要找到不作恶的“善钱” 有一些投资人就着“资本寒冬”玩起洗钱的黑金游戏。当然也有个别投资人和“聪明”的创始人合谋起来洗钱分赃。某些心怀叵测的投资人利用“资本寒冬”逼创业者签下种种苛刻的不平等条款,实际上花钱的话语权归投资人,他们来决定怎么花钱,把创始人当成摆在台面上的傀儡。 所以对于一个成熟清醒的创业者,你要清楚哪个投资人的钱对你有钱以外的附加价值,这很重要。不是所有的钱都是“不作恶的善钱”,要找适合自己的VC融资,争取得到除了钱以外的资源支持,而且这种资源必须是你需要的,如果不是你需要的却强塞给你,可能成为累赘甚至反受其害。 4.与合伙人对撕,才是创业人最大的悲哀!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概率,挫折与失败几乎难以避免,而在低谷期只能依靠你的团队,只有相信你的团队永远是最可靠的。许多创业者所面临的两难抉择:是功成身退享受生活,还是和团队一起再去冒险实现使命?残酷的现实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为利益不顾道义与尊严,公开对撕。 不少创业者的朋友圈都曾经多次被合伙人间的对撕大战刷屏,某娱乐自媒体由于运营团队内部出现股权重大纠纷,导致公司走入解散程序,微信公众平台暂停更新。某政商自媒体两位男创始人在巨额融资即将成功的时刻,居然为了争夺股权利益毫无尊严地在办公室地板上挥拳相向打成一团。这样的团队即使融资成功,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会有长远的发展。 5.一个科学家去研究送快递,就是创业? 创业,做一些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解决用户痛点。创业者应该人尽其用,做一些对社会、对未来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老弄一些如送水果的创业,从东边送到西边,一帮科学人才围绕怎么送快递去创业,从内心来说,我是反感这种创业的。 一个科学家去研究快递,这个方向就是错的,我不认为这种模式就是好的,表面上看是在提高效率,但是过度的提高效率是无效的。 有的时候,我们创业是因为情怀、因为理想;有的时候,我们的创业项目本身就需要那么一点儿情怀。所以,我们要思考痛点跟什么结合才更值钱? 6.所谓找到了“痛点”,不过只是“自嗨” 什么叫痛点?我觉得可以持续的有价值的东西才叫痛点,而不是掐你一下胳膊让你疼了的地方,那叫疼点。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做的就是掐你胳膊的事情,让你疼了,就以为抓住用户痛点了。 现在很多创投圈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言必称“痛点”、“一招捅破天”等潮流名词,几乎每一个投资人在见创业者时,都会问一句话:“你目标用户的痛点是什么?”好像不问这句话就显得自己不够专业一样,其实很多人都对“痛点”一知半解。 与痛点相比,现在很多创业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悲的是,这些创业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认为这也是人们的刚需。 7.一谈创业就想改变世界 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每天想着怎么去改变世界,而应该静下心来,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满足小范围用户的真正需求,专注于解决眼前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试图解决一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 对社会来说,少一个创业项目没有什么问题,而创业者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所以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不要把目标定得太宏伟,毕竟另一个叫“马克”的年轻人创立Facebook的初衷也不是想造福全人类。 8.成了创业者,已经不会“说人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数据、“互联网+”、O2O,这些时髦的名词风靡全社会,充斥创投圈。随便走进一个咖啡厅,总能听到这些关键词,创业项目里面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大数据,你都不好意思跟投资人开头。 网上流行的段子调侃说放高利贷的改叫P2P,乞讨改叫众筹,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做耳机的叫穿戴设备,看场子收保护费的叫平台战略,搅局的叫颠覆性创新,借钱给靠谱的朋友叫天使投资,借给不靠谱的人叫风险投资。 创业者要懂得说“人话”,很多人弄出一堆模式,套用一堆术语,想单纯依靠这些打动投资人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勤奋的投资人天天跟创业者打交道,自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容易分辨究竟是实干还是忽悠。 9.一路演,就想把自己项目说得十全十美 一个项目,有缺点是不怕的,怕的是你弄不清楚定位,怕的是你说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谁都知道你的项目会有问题,因为模式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调整。 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你为什么找投资人呢?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投资人也不会投你。投资人投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到你有一个好的点能赚钱,看到你有九个点还没做到,有缺点,投资人才投你,投资人通过投你这一个点的钱,来赚取剩下九个点的钱。 如果你一上来十个点都做得很好了,那你也不需要投资人了。一是你项目估值也高了,二是投资人从你的项目看不到未来,没有提升空间了,为什么要投你。 10.创业者们,其实并没有风口! “风口”是一种充满投机的思维方式,如果大家都想找捷径而不是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那是很危险的。所以当创业者问我下一个“风口”是什么的时候,我只能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也许“风口”根本就不曾存在,猪不应该飞在天上,应该在地上快跑。 以下就是我通过一些平台还有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的“坑”,各位创业者们,请小心。
大学生创业的坑在哪里?
现在90后大学生的想法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更多是热血和冲劲。而且受到一些创业故事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并不会考虑给别人打工,他们会考虑出去创业。但是创业说着容易,做起来其实太难了,下面以我亲身的经历告诉你大学生创业的坑在哪里:
一、资金哪里来?
想要创业最头疼的可能就是资金哪里来,有的人会告诉我贷款和借钱,但是这两种办法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也就那样,你真的去申请不但麻烦可能还申请不到。而假如找人借钱,你就可能欠债,万一这个项目失败了,你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先欠了一屁股债。有的人可能还了解到了风投,但是风投这东西一般都是资本运作用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想法,别人就会投钱给你的,只有你的项目确实能赚到钱的时候,风投才会投钱给你。
二、项目不好找
现阶段中国的线下经济是不太景气的,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都迈入了线上销售的模式。因此线下门店虽然有生意,但是没有以前的多了,你已经找不到特别好做的项目了。
三、生意哪里来?
还是那句话,线下经济不好做,而且现在人都学聪明了,线上有的不会到线下,线下有的可选择性又太多。所以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守在店里等生意,我们更多的是要出去跑生意,那出去跑生意你有经验吗?没有;有计划吗?没有。那没有生意只能坐以待毙了。
所以很多时候大学生创业往往只是一腔热血,最后会被现实无情的击垮。如果你是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你可以好好想想以上几个问题,如果这些坑你都能跨过,我觉得创业也并不是一点希望没有的!